找到相关内容220篇,用时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摩诃迦叶在禅思想史上的意义——以拈花微笑等公案为中心

    不得。”如何是迦叶富?’师云:‘普济人天。”⑩虽然世尊未说,却丛毫没有减损自性的圆满自足;而迦叶不闻之闻所获得的富有,则普泽了天下禅林。  3.“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  如果不能体悟禅的三昧,就是...

    明 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3466819.html
  • 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

    释尊是一切智者,于诸事理无不现知等随观见,释尊制戒摄僧的唯一目的是:“令正法久往”。惜今时尼众日多,出家,受戒,乃至收徒,摄众,多不合尼制,讹滥日甚,减损正法,实在是可悲可叹!惟希尼中具丈夫之志者,能...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3567641.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四)

    .利他无倦,无不堪任  常益众生,无劳无损。  第三、能用身、语,勇猛为所有众生作义利之事。例如:菩萨因不忘失正念,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而得法喜充满;因此,身心皆没有疲累或减损的感觉。  D.现住安乐,...

    传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168456.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八)

    不作加行;或对于有恩的人,应加以供养而不供养的不饶益加行;对于喜好快乐、探求正法的人,应作上品加行说法,却作不能损益的中庸加行。  对此五种情形,菩萨虽起悲心,但不能为众生减损苦难或增加益处,就是菩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568461.html
  • 新唯识论三论判

    所谓已成之断片相状,而无以明无方之变。  夫《唯识论》者,大自然之科学也,事实俱在,不容增益,不容减损。譬之建屋,梁柱檩椽,砖瓦木石,条理周密,不容纷乱。今乃曰无以明无方之变,是何异于业刍灵者,告明匠...成相违决定。夫宋儒言伐,言断复,而佛教唯言障、言缚、言缠、言结。不言伐者,以彼真性不可增益,不可减损故。夫建立名言,本以方便显理,今立伐言,方便成彼增益减损之,执非善立言者也。  六辨舍习之谈。此处正可...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068670.html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52由于某些佛教部派宣称比丘尼教团出现会使正法减损五百年,因此阿难也因此受到以大迦叶为首的僧众责难。53在这种情况下,《法苑珠林》引《分别功德论》谓大迦叶用轻蔑的「小儿」(小孩子或毛头小伙子之意)称呼...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7.html
  • 《法华经》导读

    佛教的正统。如果以佛教全方位的见解来看,这多少对法有点减损,因为就这一句啊!他们诵《法华经》诵第二品——方便品。这是讲《妙法莲华经》在日本。  在智者大师的《妙法莲华经玄义》里面,他突出地解释了这个...

    明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3771663.html
  • 永恒生命的探讨

    相互咀咒社会黑暗,共同摧毁  真理,又同声嗟叹真理无从寻觅。这是谁的过错呢﹖根本的  智能,是和本具的道德,始终一致,不会增益,也未经减损  的,不幸被人们利用污染侮篾,只是人们认识未明,过错也  是最...

    巴怡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474093.html
  • 从朱熹鬼神观谈三教辨正问题的儒学理论建构

    来建立人间的道德秩序,可以说是一个以儒家价值哲学与鬼神存在的世界观共同结构的宗教哲学体系[4]。我们也看到,道家老子虽然提出了减损欲望的修养哲学,但是终极目的仍然是维护百姓生活福祉的入世哲学,可以说是...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74839.html
  •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节选)

    ,也不起减损而生断见、生顽空,以此确立有无中道正见。佛陀说无我破斥世人与外道的有常我见,但又不执无见、不堕断见;又说假名我破斥外道断灭的无我见,但又不执有见、不堕常见,以此确立无我中道正见。佛陀又立足...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276961.html